松元史明:东风日产不可能对生产等进行转移,其中期事业目标也不会做任何调整。
当北上广受空气污染、交通拥堵的困扰,而导致汽车限购出台、市场增长放缓时,距离广州不过100公里的肇庆似乎离这些还有相当的距离。这个被认为是三线汽车市场的城市,在去年为东风日产贡献了2000余辆的销量,并使其占据当地市场份额的冠军。
上周,东风日产总经理松元史明在这里接受南都记者的独家专访。在他看来,肇庆的成功,正是过去一年来东风日产对区域营销调整,渠道下沉等一系列工作所取得成效的缩影。而对于未来东风日产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,松元直言,“东风日产成功的核心,其他企业很难学到。”
微增长时代绝对总量依然可观
2012年车市进入“微增长”时代,已经成为汽车业界的共识,对于在过去十年来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东风日产而言,“东风日产速度”是否也面临减速的风险?
松元史明首先用两组对比数据说明了自己的观点。他表示,目前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汽车数量为约50辆,而同样作为金砖四国的巴西,这个数字则为250辆,这说明汽车消费在中国还将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。
然而,虽然前景广阔,但是对于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趋势,松元史明称中国总体车市的发展速度会持续减缓,进入理性增长时代,“总体增幅会高于5%,但不会超过10%”。并且,即便是微增长,由于中国车市庞大的基数,因此每年带来的绝对量依然可观,因此,东风日产仍将追求又好又快的发展速度。
在这当中,找准机会将是其继续突进的关键。对此,松元史明告诉南都记者,今年东风日产会用更为优质产品和更为精准的营销,进一步深耕三四线城市。而在产品方面,除了2012年持续火热的su v细分市场以外,今年轿车市场高低两个区隔的市场也将迎来增长。
与之对应的是,东风日产将推出新天籁和新骊威两款全新车型。其中全新一代天籁将会在2月26日正式亮相。松元史明表示,“我们也有信心把全新一代天籁打造成2013年中高级车市场的最大看点”。
营销区域制将行动效率提升200%
2012年,应对“微增长”时代对三四线新兴市场的开发要求,东风日产对原有的区域营销体制开展了大力改革,成立东、南、西、北四大地区营销部,把总部决策权下沉至区域,堪称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区域营销的一大创举。
“最大的收获是速度”,松元史明告诉记者,地区营销体制改革最明显的变化,在于总部与地区间决策流程的精简,大大提高了东风日产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,并且能够针对市场变化灵活应变,营销行动效率提升200%。
他称,去年7月出台的广州限购,东风日产南区营销部就能够迅速对政策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,第一时间出台了保障经销商利益的“广八条”。此后,“易计划”也和限购细则同一天出台。这个就是地区营销体制改革带来的良好效果。
同时,营销区域制也促使东风日产的营销活动得以激活。松元史明告诉南都记者,2012年南区营销部从东风日产“汽车公民”理念出发,推出“中国好车主”活动,传递汽车带给社会的正能量,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[人物观点]
本土化核心在于利益价值观融合
随着东风日产持续的高速发展,外界始终尝试解读其成功的密码。而在松元史明看来,东风日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始终坚持“本土化”。与此同时,本土化问题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所重视,尤其是丰田等日系车企,更是将其提升至战略高度。
“独门武器”逐渐被竞争对手认识和掌握,对东风日产而言,是否感受到危机感?
“事实上,东风日产本土化核心的地方,其他企业很难学习得到”,松元史明表示,不同于在华加大投入等等具体措施,东风日产本土化的核心在于对中日双方在利益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,并将研发、营销等各个价值链集中起来形成合力。
然而,中日关系的复杂性,让这种融合的背景变得不太确定。几个月以来一直有观点认为,日本汽车企业可能会调整对华战略,减少投资、转移生产、更保守的市场政策可能都是选项,作为中国最大的日系品牌车企的总经理以及日方代表,松元史明的看法具有代表性。
“东风日产国产化程度达90%,99.5%的员工是中国人,它就是一家中国的企业。”他强调,东风日产不可能对生产等进行转移。同时,从日产总部的角度而言,未来对于东风日产中期事业目标也不作任何的调整。
并且,对于过去一段时间,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处境,松元史明有着另一番解读。他表示,东风日产受到中日关系的影响,还说明自身的品牌不强,而做强品牌也成为东风日产未来努力的方向。